西部決策網訊 連日來,鎮(zhèn)巴縣遭遇持續(xù)強降雨襲擊,滂沱大雨如注而下,全縣農村公路網遭受嚴峻考驗。山體滑坡、路基塌陷、塌方阻斷等險情接連發(fā)生,一條條原本暢通的 “民生路” 瞬間被厚厚的泥漿與石塊封堵,群眾出行安全和物資運輸通道面臨嚴重威脅。

險情就是命令,暢通就是責任??h交通運輸局在接到汛情報告后,立即啟動防汛搶險應急預案,第一時間召開緊急部署會議,成立由主要領導牽頭的搶險保暢工作專班,下設道路管控、現場搶險、信息采集、后勤保障四個工作組,迅速形成 “統一指揮、分片負責、協同作戰(zhàn)” 的工作格局。交通系統全體干部職工聞令而動,放棄休息時間,帶著搶險設備與物資火速奔赴各災毀現場。


在新省道S218太鎮(zhèn)線K386+450M—K386+500M(鍋廠坪道班)處,大型挖掘機揮舞著鐵臂清理塌方的轟鳴聲打破了雨幕的沉寂?!斑@段路是通往簡池、大池、永樂三個鎮(zhèn)的主要出行通道,必須盡快搶通!” 現場搶險組負責人抹了把臉上的雨水,沙啞著嗓子指揮作業(yè)。
由于降雨持續(xù),部分路段存在二次塌方風險,工作人員采取 “邊觀察、邊清理、邊警戒” 的方式,一邊安排專人緊盯山體動態(tài),設置警示標志和隔離帶,管控道路,耐心做好過往車輛和行人的解釋工作;一邊調度裝載機、清運車等機械交替作業(yè),將石塊、泥漿等塌方物快速清運。雨水浸透了搶險人員的衣褲,泥漿沾滿了他們的鞋襪,但沒有人叫苦叫累,心中只有一個信念:“早一分鐘搶通,群眾就多一分安全?!?/p>

與搶險現場同步推進的,還有災毀信息采集工作。信息采集組工作人員冒著風雨穿梭在各個災毀點位,用相機記錄塌方規(guī)模、用卷尺測量損毀長度,詳細登記每一處險情的位置、類型和影響范圍?!斑@些數據是后續(xù)道路修復和防汛調度的重要依據,一點都不能馬虎?!?工作人員手持平板電腦,逐點錄入信息,確保數據真實準確、及時上報。

截至目前,縣交通運輸系統已累計出動搶險人員500余人次,調度挖掘機、裝載機、清運車等機械160余臺次,成功清理公路塌方2.1萬立方米,有效處置各類道路險情 20余處,采集災毀信息15條,全縣大部分受阻農村公路已恢復通行。

下一步,鎮(zhèn)巴縣交通運輸局將持續(xù)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,加強對重點路段的巡查頻次,備足搶險物資與機械,一旦出現新的險情立即響應處置,全力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和道路運輸暢通,用實際行動詮釋交通人的責任與擔當。(供稿:段志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