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蛋撻不要加果醬”“蛋炒飯多做幾次”,這些看似細碎的訴求,近日在河南長垣一小學的“校長聽證會”上被鄭重傾聽。24名學生代表化身校園“小主人”,將同齡人的心愿娓娓道來,校長當場回應、敲定方案的場景,恰是教育最溫暖的模樣。
這場聽證會的價值,早已超越了“解決吃飯問題”本身。從舉手表決蛋撻是否加果醬,到當場敲定蛋炒飯的供應頻率,再到認真回應螺螄粉的提議,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在傳遞“你的聲音很重要”的信號。成年人眼中的“小事”,卻是孩子們校園生活里的“大事”,而學校愿意為這些“小事”停下腳步、搭建平臺,正是教育平等與尊重的生動實踐。
更難得的是,這種互動正在悄然塑造孩子們的品格。當學生們學會收集意見、清晰表達、參與決策,主人翁意識便在心中扎根。河南長垣的這場聽證會,同樣在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責任意識與表達能力。
網(wǎng)友那句“人小小的,煩惱也是小小的,但孩子們的聲音,值得被重視”,戳中了教育的核心。好的教育從不是單向的灌輸,而是雙向的傾聽。這場特殊的聽證會證明,尊重不必等到長大成人,民主意識的萌芽,或許就始于一次被認真對待的“吃飯建議”。
期待這樣的“聽證會”能成為更多校園的日常,讓每一個微小的聲音都被聽見,讓每一顆成長的心靈都被滋養(yǎng)。(文/艾米杰)